实施传统工艺振兴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 2019-11-05 18:00:00 来源:山南市文化局(市文物局)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传统工艺提升工程与山南传统技艺扶持工作相结合,非遗项目申报与助力群众,扎实有效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沟通衔接,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3月,我局与北京服装学院于签订《山南市传统工艺设计提升课题任务书》,初步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后,4月北京服装学院3位专家于赴山南双方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商讨以“雅鲁藏布”为主题的现代藏装服饰系列设计方案,启动监制生产相关工作。同时在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新厂区挂牌“山南纺织非遗传承创新郭瑞萍工作室”,助力泽帖尔毛纺织工艺设计提升工作。

(二)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急需人才。我今年3月初,我局积极与北京服装学院联系对接,组织乃东区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和扎囊县阳光氆氇厂10名技术骨干赴上海创新园(北京服装学院昆山晨风时尚公司)举办为期10天的传统毛纺织工艺设计提升研习培训;4月初再次组织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6名骨干力量赴上海创新园(北京服装学院昆山晨风时尚公司)进行为期45天实践操作培训,由北京服装学院专家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指导山南新藏装样衣成品制作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山南毛纺织工艺设计水平,培养一些急需人才。 

(三)加强交流展示,“雅鲁藏布”现代藏装亮相北京。为展示设计提升成果,我局多次与北京服装学院专家团队联系对接,加快推动设计监制山南现代藏装系列工作,按照设计方案,综合山南各地传统服饰特点,创新推出样衣70多套(200件)及22款服饰配件(非遗衍生品)。积极争取自治区文化厅帮助支持,报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使“雅鲁藏布”现代藏装推荐参加2019年度“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获批。10月18日至10月24日山南“雅鲁藏布”现代藏装作为2019年度“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开场秀惊艳亮相,成为山南对外展示形象、推介、宣传服饰文化的一张“名片”。

(四)加强申报工作,提升传统工艺工作水平。一是推荐扎囊县扎其木雕等8项具有一定传承能力、能带动就业、协助群众增收的传统技艺推荐为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二是推荐乃东区泽当毛哗叽编织技艺等4非遗传承人创意工作室;三是推荐错那县麻麻乡和扎囊县桑耶镇为“非遗+特色县乡村”;四是扎实开展“非遗+扶贫”工作。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和扎囊县扎塘镇羊村藏式帽子次仁金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标牌;五是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支持扶持。申报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等3项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乃东区泽帖尔编织技艺等7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申报资金达329万元;六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嘎县克西木雕和县级非遗名录埃赤泥塑传承人参加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文创西藏”特急文化嘉年华活动并荣获三等奖。

(五)加强资源转化,提高群众创业能力。一是加查县嘎玛吉塘木碗制作技艺组织冷乡达乡贫困户群众30人举办为期30天的木碗制作技艺培训班。培训期间项目传承人解决学员的伙食费1.8万元,兑现3名技师误工补贴0.9万元。二是贡嘎县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组织杰德秀镇周边贫困户群众37名于6月3日举办为期30天的邦典编织技艺培训班。培训期间学员培训所需原材料由项目传承人提供,学员编织的邦典产品结业时归学员所有。现2名技师的误工补贴1.08万元。培训后67名学员必将成为木碗制作及邦典编织领域扶贫增收的“助推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